這是有天在音樂人姚謙的部落格上所看到的一篇文章
看完很有感覺
於是把文章列示如下
"孤獨"和"寂寞"常常是我分不清的感覺
也許是環境的關係
從小到大絕大多都是一個人的狀態
所以養成了一種彆扭且孤辟的個性
對於人,除非是真的很"信任"的對象
否則我就一直像個悶葫蘆似的
直至今日,25年的我還是如此
有時也會因為感到太寂寞而發狂
我想是因為少了個擁抱吧
少了分享、少了......
不過,這樣的孤獨感往往只在很失意時出現
對我來說,我很慶幸身邊的同性友人總是如此的對我好
故我很珍惜每個與人相處的氛圍
不過說真的,往往在孤單寂寞下,才能讓自已更堅強
所以別害怕孤獨感
只要相信自已,對自已好,對別人寬容
我想這樣的感覺總會不那麼沉重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孤獨感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在我年紀很輕的時候,我就相信生命的本質應該是孤獨的,也就是說寂寞應該是個常態。我不是一個孤僻的人,在我生活裏面很多的養份是來自於閱讀後孤獨中的思考得來的。說也奇怪,很多事情在接受自己的生命是完整而孤獨的時候,對許多事情的判斷與結論可能會更清澈而客觀。我許多的創作以及工作上的創意都是在這樣的環境裏面延伸而成的。
在我生活周遭遇到的人,大部分都是害怕寂寞期待有著讓自己安心的伴侶,我常分析的想,因為這些人和我一樣,生命的基調都是孤獨的,所以才期待有伴侶.有這樣孤獨感的人應該是多數,從許多的文藝創作、博客、論壇、 甚至聊天室裏面的對話,都一再的證實我這樣的看法。在孤獨中人們說的話都充滿著對於有伴侶的期待,所以說話的語氣都是如此的熱烈。那些話語和一些感想像一朵朵盛開的花,開放在人與人溝通的電波里。在這些渴望的話語裏,和充滿著深刻感受的文藝創作裏,交繪出當下時代的氣氛,尤其在這網路為主要溝通工具的時代,人與人見面的機會少過於在網路上的溝通,有時真讓我覺得是虛擬與真實的交錯分不出真偽了,人們的孤獨感更深了。我常覺得這是個越來越寂寞的時代,相對也是人和人溝通最喧嘩的時代。
我喜歡的幾位畫家與文學家,例如:梵高、張愛玲......等他們最精彩的作品經常都是在孤獨感極深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,在孤獨時人真的能說出更深刻的心裏話,更感動別人的感受。
所以我常常告訴自己也和朋友分享這樣的觀點,不要害怕寂寞孤獨,反而去享受孤獨,與人分享孤獨吧。
- Apr 18 Wed 2007 13:38
孤獨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